第12章 “如何?是不是我赢了?
书名:大明永乐:开局被全家老小逼着造反 分类:历史 作者:邹爱香 更新时间:2025-05-04 12:36:57
“去掉购买玉佩花费的一百二十枚铜板以及十枚报名费,余下的四百一十枚铜板便都是你的。”
孙若微满是不可置信:“这……简直难以想象!你真是太棒了!”
按照她以往的方法售卖四十串糖葫芦,即便全数售出也只能赚取四十枚铜板。
并且以那些糖葫芦的品质,很难完全卖出去。
然而依照朱高焱的方式,不仅迅速销售一空,利润还整整翻了十倍!
朱高焱扬眉问道:“如何?是不是我赢了?”
“对对对!”
孙若微连连点头,将铜板分出一半递给朱高焱,“这是你应该得的。
另外,咱们说好的请你吃饭呢。”
朱高焱点头回应:“正好,我知道一家很不错的店。”
“走起!”
............
汉王府。
宴席铺满一桌,美食丰盛无比。
朱高煦与朱高隧相邻而坐,推杯换盏好不痛快。"来来来,三弟,二哥敬你一杯。”
“前段时间哥哥误伤了你,这是我的不对,特来赔礼道歉。”
朱高隧挠着头,略显腼腆地回答:“二哥,是小弟做得不对。
这杯酒应由我来敬您。”
“哎呀,咱们兄弟之间还用得着这些虚礼吗?一起干了就是!”
“干!”
咕噜~咕噜~
两杯酒入肚。
朱高煦放下酒杯,抹去嘴角残酒,叹息道:“三弟啊,最近这段时间哥哥过得颇为艰难。”
“大哥独揽朝政大权,我在朝堂之上根本无从插言。
老爷子也看不上我......”
“唉,长此以往,我怕是不久就无法在京城陪伴你了。”
朱高隧向外瞥了一眼,压低嗓音道:“老二,你就跟我说说真心话吧,罗网真的和你没关系吗?”
朱高燧内心生起一丝恐惧。
他本以为罗网仅有十名成员,掀不起太大风浪。
可自从那天朱棣提及后,他才发觉罗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庞然巨物!
虽然老三平日自认小心谨慎。
但他明白这位野心颇大的二哥也不是省油的灯。
为自身考虑,朱高隧认为自己有必要摸清些情况。
听到这话,朱高煦瞪大双眼反问:“怎么着,老三你都不信我了?”
“二哥误会了。
我是怕你对兄弟我不够信任啊。”
朱高燧陪笑着为朱高煦斟满酒杯。
朱高煦摇晃酒杯,郑重其事地说:“实不相瞒,我也非常好奇罗网背后究竟站着谁!”
“那批我诓来的靖难遗孤,在江阳湖一事之后便断了联系。”
“特别是那个小姑娘,竟在我人马抵达前就已经溜之大吉!”
“我怀疑,这些人很可能与罗网存在某种联系!”
朱高隧深思熟虑地接道:“我记得她的名字叫孙若微吧?”
“上次在天凤茶楼,老四曾经和她有所碰面。”
朱高煦陷入短暂沉寂,随后开口道:“老三,你觉得老四最近表现如何?”
“老四?”
朱高隧一时语塞,拍着朱高煦肩膀笑道:“老二,你想太多啦!老四不过还是个孩子,能知道什么呢……”
“不对!”
朱高煦摆摆手,一脸严肃:“我一直觉得,老四近期种种行为太过巧合了。”
“你想啊,在天凤茶楼期间,他和孙若微待在一起那么久都聊了些啥?”
“那帮靖难反贼也不是蠢人,既然察觉到锦衣卫到来,为何不立刻将他擒下,反而选择强行突围?”
经朱高煦这么一点醒,朱高隧亦恍然觉悟,皱起眉头:“经你这么一提,我也察觉有些蹊跷了。”
“我记得我清醒的时候是在老四那儿。”
全身上下没有一丝损伤,衣物也完全干燥。”
“可是老四当时不是说,他是从河边发现我的吗?”
“再者,一个八岁大的孩子是如何把我带回来的?”
朱高煦冷笑着说:“说不定他根本就没出过家门,而你是被人送进来的呢?”
朱高燧睁大眼睛问道:“老二,你是想说老四和那个罗网...”
朱高煦继续说道:“要是你还不相信,那就回忆一下我们凯旋的时候。”
“为何刺客动手前,老四偏偏就弄出了几声响炮,还吓得刺客逃了?”
“再说郑和这个人你不熟悉么?看似忠厚老实,心机比谁都深,知道趋炎附势。”
“以前爹还是燕王时,他奉承咱们两兄弟。
等爹当上皇帝,他就嚷着要下西洋耀武扬威海外。
后来爹年纪大了,他又转向太子他们示好。”
“现在他跟老四关系密切......嘿嘿,可能是这家伙糊涂了。”
“也可能他知道,贴近老四......对他有益!”
一番话说完,朱高燧已经满身冷汗。
尽管心中不停否定,但那强烈的心理暗示一直让心脏剧烈跳动。
朱高煦站起来拍拍朱高燧肩膀,“老三,今天二哥我就讲到这里吧,至于信不信由你定。”
---
养心殿中。
朱棣听郑和说完那神奇药物的功效,又耐不住追问道:“郑和啊,你刚才说那小子给了你三样宝物。”
“这第三样怎么没见你说出来呀?”
郑和激动地道:“皇上,这个第三件实在太贵重啦!”
“微臣正准备细说给陛下,请圣上许我靠近些。”
“有点门道……过来。”
朱棣也提起了兴致。
光前两件东西已够让他惊异的了,
更别说还有这更为珍奇的宝贝在等着他见识呢。
于是郑和走到朱棣面前,从怀里取出张纸放在桌案上摊开,“陛下请瞧。”
朱棣对着旁边伺候的小太监小鼻涕递个眼神,小鼻涕立刻将朱棣的眼镜端过来。
待戴上眼镜后,朱棣拿起来仔细观察,脸上的表情立变。"这是……地图?”
郑和问:“对极了。
皇上不妨猜猜我们大明位于哪里。”
朱棣捋捋胡须,手指向图中间一块较大的地方笑道:“吾辈疆域广阔,应当就是这里。”
随即指向北方一些较小的位置,“这儿窄狭且靠北,该是鞑靼与瓦剌所在;还有那儿……好像斡难河流域的样子。”
郑和微笑不语。
朱棣脸色一沉,“好你个小崽子,出去转一圈就学得狡猾了,还懂得耍朕开心了是不是,赶紧交代!”
郑和笑着回答:“陛下慧眼识真,这儿确是我大明土地不过略显袖珍。”
随后指着给朱棣看,
朱棣眼睛都瞪直了:“这么小!”
相比而言,原先自己所指之处大概有一只成年男性手掌面积大小,而现在却被缩减为婴儿拳头般尺寸。
虽说并非微乎其微,却远低自己的想象。"原来我们大明就这么点啊...那些地方又是什么?别的地区又归属何处?”
郑和介绍:“这就是世界地图或者说天下的全貌。”
“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国土以及周邻朝贡的小国如暹罗、吉里等地都涵盖在这之上。”
朱棣惊讶叹息道:“原来是这样啊…这天下竟是如此广袤,都是朕见识短浅。”
郑和摇了摇头道:“陛下,虽然世间浩瀚,但我们大明始终位列最强之国啊!”
“您瞧,大明东方那微小如绿豆般的岛国,便是昔日侵扰我们的倭国。”
“至于倭国北部那个形似芝麻的小地方,则是我们年年收贡的高丽之地。”
“而东面这一大片留白的范围,皆为无垠的海洋所覆盖。”
“陛下请再观西陲,这陆地上的小小豌豆般之处,乃是众多朝贡我朝之邦国......”
“这些远在海内的邦国,国力相较我大明不值一提!”
“其民仍处于茹毛饮血、蛮荒掠夺的生存状态中。”
“城中的街道狼藉不堪,充斥着粪便,每日都有饿殍或病亡之人。”
“他们的军队力量极为羸弱,几千人的规模便足以撑起一国所有的兵力配备。”
“在他们眼中,大明就如同神话传说里的天宫一样令人敬畏。”
“每当我们大明的舰队航行至那些遥远的地方,都让那些野人误以为是天神莅临凡间!”
“因为他们相信,唯有传说中的天神才有可能建造出仿佛山岳的巨大舰船。”
“也唯有天神,能够栖居于璀璨如黄金宫殿那样的楼阁之中!”
朱棣听罢眼睛放光,随后开怀大笑起来。"好!好!好!”
“真乃万国来朝,天地咸服!”
自古英雄的理想无非建功立业,这当然也是朱棣的梦想。
当年大明尚处战争后的满目疮痍之中。
他跟着父亲朱元璋历经南北战事,亲见黎民困苦不堪。
那时,他暗暗立志,要打造大明成为一个举世无敌的强大帝国!
在这个国度里,子民将永远不受异族的压迫。
这个国家的民众,也不会再承受屈辱!
从朱元璋到朱标,再至朱允炆......直至今日朱棣接手大任。
历代朱家君王都在向着这一理想奋进。
从洪武元年开始,至永乐十年,足足四十四年的持续努力与积累!
朱氏先辈用生命和热血,浇筑出脚下的山河大地!
时至今日,
当朱棣看到世界各地诸多国度都将大明敬为上邦时,心中的震撼与喜悦已然难以用言语表述。"郑和啊,你手中的这张世界地图,实属朕生平收到最贵重之物。”
“说吧,想要朕如何奖赏你,朕绝无不允!”
随着他豪情的一挥,声音充满了豪迈之情。
然而郑和迅即退后一步,恭敬行礼表示谢绝:“陛下浩荡恩德,臣铭感五内。”
“然,此殊荣非臣所能妄领。”
这下朱棣眉头皱起:“你这是何意?”
郑和解释道:“记得您之前询问过,梁王殿下赐给我的第三件宝物是何物吗?”
“老实说,第三件就是此图!”
“臣凭借这张珍贵的地图作为指引,才得以跨跃大洋千里之遥,顺利探访各个邦国土地。”
“若无梁王殿下的助力,我的这份成就也许只能推迟千年!”
“故,请陛下予以厚赐梁王以示荣耀!”
养心殿之内,朱棣肃立其中,耳畔回荡的都是阵阵惊雷声....
...
在应天府南边的一座小型酒楼里。
朱高焱与孙若微相对而坐。
桌上摆有四个菜肴和一碗汤水,虽然谈不上奢华食材,但道道菜品都色香味俱全,看起来十分美味。"多亏你今天带着我大发横财,我得敬你一杯。”
孙若微举起酒杯,周围的人对她一个成年人竟向孩子敬酒颇为惊奇,目光复杂。
不过当大家看清朱高焱身着考究华丽衣饰之后,就无人敢多嘴说什么了。
朱高焱苦笑摇头道,“没想一日之间,我也尝到了一把做霸道总裁的感觉。”
“可是我还是觉得女孩子打扮的衣服可能更适合你。
要是你穿上裙子一定更美呢。”
“能说会道,仿若亲见一般……”
孙若微微扬下巴,略显傲娇,思考片刻后问道:“喂,小大人,咱们也差不多算相熟了?可我对你完全不了解呢。”
朱高焱笑着反问:“那你对我有多少了解呢?想要嫁给我吗?”
孙若微闻言脸颊微红,嗔道:“去你的,年纪轻轻瞎想什么,真是坏死了……”
“我的意思是,比如你的名字、你的身份之类的基本信息,能不能透露一点?”
朱高焱继续调侃。
然而孙若微听到拒绝后嘟嘴轻哼:“不说就不说呗,神神秘秘的。
话说回来,你之前不是说赌约赢了让我替你做件事吗?”
“那好,我同意赌输的人就得履行承诺。
只要能做到,无论什么事我都愿去做。”
孙若微信誓旦旦。"就算是入洞房这种事也行?”
朱高焱戏谑地说。
孙若微顿时额头浮现三条黑线,气得咬牙切齿:“当、然不行!”
朱高焱耸耸肩装出失望模样:“瞧瞧,果然女孩子的承诺靠不住啊。
前一秒还说遵守赌约,下一秒就开始反悔。”
“我还是撤了吧,太伤感情了。”
朱高焱假装做出一副黯然离开的模样。
孙若微立刻慌了。
刚摆脱皇爷,如今身在京城里举目无亲,若是朱高焱真走了,自己还真是寸步难行。"等等!先别走!”
她急忙站起身拦在朱高焱前面,有些不好意思又不甘地说道:“唔……这个事情其实也可以商量呀。”
“或者,你可以再想些别的条件试试看?”
她试探性地询问。
朱高焱依旧摇头:“算了,还是告辞吧。”
“哎,你别这样嘛!我答应就是了,总可以了吧……”
孙若微无奈地哀叹。
孙若微发觉,跟朱高焱周旋远比哄孩子麻烦多了。
对付小朋友那套对他根本不起作用。
朱高焱眉开眼笑:“这才对嘛,听话点不好吗?”
孙若微沉声道:“话放前面——我只是不想被你小瞧了才如此表态。
虽然承认你本事大,但你不许趁机欺负我。”
“知道啦。”
朱高焱连连点头应承。
当然实际做法嘛,还得看后续情况再说。
朱高焱琢磨一会儿提议:“明晚有个宴会,你要陪我出席。
一会儿带你回去准备下装扮。”
“至于建文的事,暂时先搁置一边。
等过了明天晚上再继续查也不迟。”
孙若微疑惑地问:“这是个很重要的场合?”
……
朱高焱神秘一笑:“去了就知道啦。”
……
“这张地图真是老四交给你的?!”
养心殿里,朱棣手握那张世界地图,整个人呆若木鸡。
就在不久前他还为指派郑和远航而骄傲不已,并把这张图视为大明朝的巨大成就。
因为在那之前,从未有任何王朝跨过海洋抵达另一端。
当今大明不光做到这一点,还将船队布及世界各地,绘制出详尽的世界地图,堪称古今首屈一指的伟大创举!
作为大明的君王,他内心的激昂可想而知。
但此刻传来的话如同晴天霹雳。
郑和竟然表示此图为舰队起航之前朱高焱赠予他的。
这一消息犹如从云端坠落地狱般反转令朱棣几乎崩溃!
我勒个去!
这如何可能!怎么可能呀!
倾全国之力历时七年也未能办到的事,在一个小孩童手里竟已然存在?
太荒谬了有木有!!
另一边郑和激动得热泪盈眶回忆:
“皇上还记得七年前否?那时我还是您的随侍。
您带我至海边,谈及您一生最大的愿望便是亲睹大海尽头的景象。”
这七年来,郑和始终将这句话铭记于心,视作终生的理想与志向!
“感念小王爷的恩情,这些时日航行海上,臣遵循地图所指示的方向,穿越重重山川海洋,探访了天下的众多国度。”
“在西海岸邂逅了荒漠,在北海岸寻到了冰川,在南海岸遇见奇异猛兽,在东海岸则发现了遥远异邦!”
“多少次凭借它化险为夷,又有多少次因为它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!”
“今日总算不辱使命,将大洋对岸的壮丽景象,展现于陛下御前。”
“此生已再无遗憾矣!!”
郑和一番话毕,朱棣彻底确信这张地图乃是出自朱高焱之手。
同时,他也明白了为何郑和会对朱高焱如此感恩戴德。
甚至甘愿在奉天殿当着众人的面,越过朱高煦等三人,径直向朱高焱施以大礼。
对郑和而言,这份地图绝非寻常之物,它是成就自己一生事业的关键,可谓再生父母般的恩惠!
“看来从今天起,朕一手栽培出来的这位栋梁之材,其心恐怕就要离朕而去了。”
“老四……你这小子还真是能不断给朕带来惊异之处啊。”
“以往朕怎就未曾察觉,原来朕竟有这样一位出色的儿子呢?”
朱棣合上双眸静思片刻。
此刻他心中已然悄然生出许多新的念头......
“速去传旨,召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入宫觐见!”
............
**王府内。
回到府邸之后,朱高隧便将自己锁在了书房里,禁止任何人闯入。
满室散落着各类卷宗奏章。
朱高隧埋首在堆积如山的案牍中翻阅搜索,细心地挑选出自己所需的部分,并集中堆叠在一旁。
最终经过一番整理后,竟然筛选出了十余卷文件。
做完这一切后,朱高隧终于得以停歇。
端坐于书桌之前,他的目光落在桌上那一沓厚厚的卷宗上,陷入了长久的沉思。
这些年执掌锦衣卫的经历,让他对朝廷中的诸多王公大臣了若指掌。
不论是最尊贵的太子殿下,还是最卑微的小县官。
只要朱高隧有所需求,就能随手找到他们把柄的证据。
例如眼前这些卷宗之中,就包含汉王多年犯下的一系列罪行证据。
私扣军饷、索贿受贿、勾结武将、企图篡逆图谋正统、私通后宫以及豢养私兵……随便拿出一件,都能轰动天下,震动朝野!
朱瞻基将蟋蟀搁在一边,望着窗外,轻叹一声道,“娘,这事你就不操心了,我自心里有个数呢……”
张氏赶忙靠近追问,“儿子,可是已经有心仪之人啦?”
朱瞻基略显腼腆地点点头。
张氏好奇地追问道,“是哪户家的女儿呀?魏国公府上的小姐?抑或是侯家的那个姑娘?还是……”
“都不是。”
张氏疑惑地皱起眉头:“平民人家的?噢……那就没关系呀,我们又不必挑三拣四,你喜欢便行了。
那人长得好不好看?个子高不高?家里是做什么营生的呀?”
“娘诶,你就别问了吧。”
朱瞻基连忙捂住耳朵朝着门外走去。
张氏嗔怪地说道:“哎哟我的儿啊,问问都不乐意啦……”
……
太子府邸外。
朱瞻基缓步走在树荫掩映的小径上,目光直直盯着前方,若有所思。
心中那个让他心动的身影,正是那一日在天**遇见带着银色面具的女子。
尽管从未看清她的面容,但他总觉得心头有份无法言说的感觉。
他忍不住想知道,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佳人?
那天,朱高炽回来告诉他,打伤自己的那伙人为罗网所为。
其中有的案件朱棣知情,有的则尚未被他所悉知。
那些他知道的情况,念及父子亲情的缘故,朱棣大多选择了默许容忍。
然而对那些朱棣尚且不知的事实,即便是皇帝也断然无法忽视。
若将其广布于朝堂,足以令朱高煦身陷万劫不复之境地。
可当下,朱高隧并未打算这么做。
因为一旦朱高煦垮台,这对朱高隧而言并无任何好处。
他非常清楚,凭自己的能力与才智,一辈子都没可能登上皇位宝座。
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在为自己寻找后路,依附强大的靠山。
过去他的选择是朱高煦。
但眼下,朱高隧却对这条道路开始动摇了……
最近朱高煦的种种行为愈发偏激疯狂,每一步举动仿佛都在自寻死路般冒险。
尤其是在刚刚的宴席间,他目光中的凶狠杀机,流露出令人不寒而栗的狂妄野心。